评论交流

鼓词之行

出处:宣传部  文字:林雅仪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1-10-15
字体:放大 缩小

温州鼓词于我而言一直非常亲切。我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家楼下的老人亭里只要有鼓词艺人亲临现场表演,小亭子里总是人满为患,听鼓词大概是老人们最惬意的一种娱乐方式。

后来老人亭里几乎没有鼓词艺人再来过了,但一群爷爷奶奶会围着老人亭里的一台小电视,继续一边说笑,一边听鼓词,鼓词还是很多人交往中不可或缺的纽带。但再到现在,我很少在温州的街头听到鼓词的声音了。

这次前往瑞安,拜访了90多岁的鼓词先生阮世池老师一家,还由现在瑞安罗阳曲艺团团长林秀珍老师带着我们前往拜访她的鼓词老师凌云老师一家,最后又拜访了牛筋琴制琴匠陈万积先生。老师们都十分亲切热情,非常耐心将他们的过往经历,关于鼓词、牛筋琴的各种历史,现状都细细讲解给我们听,时不时也会唱上几段让我们听听。阮世池老先生说自己的嗓子早已不如从前,但一演唱起来依然风韵十足,完全是“老将不老,壮志犹存”。

听着他们的讲述、演唱,可以看得出,老师们对于鼓词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只要演唱起来,神采飞扬的样子令人感动,内心的喜欢怎么也掩盖不住。温州鼓词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说唱艺术,因为其基本都以演唱长篇叙述为主,而且多由一人扮演全书所有角色进行演唱。老师们提到,以前一场演出,基本要持续9个小时的演唱,2-3万字的唱本,全篇都需要背诵,真是相当深厚的背诵功底。而且全程的演唱不是固定的旋律,演唱者需要和观众互动,随即解释一些观众没听明白的地方。这种即兴化的旋律,艺人们需要想办法使它的旋律走向不单调又符合温州鼓词整体的落音程式,所以在学习上相当的困难。

听完介绍更加感慨,老艺人们是有多么严谨刻苦的钻研精神,才能把这些东西通通吃透摸透。但现如今,缺少传承人成为了温州鼓词很大的问题——由于温州鼓词以瑞安话为唱词语言,瑞安话的生存环境与温州鼓词息息相关,像我们如今与老艺人们交流,基本已经属于温州话与“手语”相结合了,会瑞安话的群体越来越少,给新人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再者,对许多年轻的学唱者来说,很难接受长时间还没法创造经济效益的学习,而没有长时间的学习,又难以学有所成……

作为非遗生存的温州鼓词,这真的是它最后的归宿吗?如何在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鼓词文化得到更好的保留,是温州鼓词亟需解决的问题。真希望温州鼓词能够再次散发出原先的活力,未来还能看到鼓词艺人们活跃的演出,观者如堵!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我校音乐系中专毕业生)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在浙艺遇到了良师益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