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党走振兴乡村
“四塞无他虞,唯此桃花源”,这是宋代诗人沈晦眼中的我的家乡——松阳。以前提到“乡村”一词,总不禁联想到“衰败”“简陋”“没有生气”,似乎它就是落后的代名词。现如今,松阳有了“智能制造新城”“中国有机茶乡”“全域康养胜地”“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四张金名片,享誉省内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的“血液”和精神家园。传统村落是巨大的文化遗产宝库,松阳至今仍保留着100多个风貌完整的传统村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松阳县委指出“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近年来,松阳县既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好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又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建设全县域生态乡村博物馆。茶叶博物馆、契约博物馆、红糖工坊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以公共活动空间的形式,聚集人气、凝聚人心。在党的领导下,松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出现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当中提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松阳在党的政策引导下,以农业景观为依托,推动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开发农业综合旅游项目。就拿大木山茶园为例,它早已不是从前单一的茶叶种植园,而融入了观光、骑行、休闲等功能,同时由政府引导帮助村民将民居改造成民宿,发展了旅游业,推动了游客就地消费,拉动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增长,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西坑村、平田村、陈家铺等十几个村子都将古村落景观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了众多旅游项目,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次、年轻原住民回村创业,有效激活了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
两年后,我将作为一名定向文化员回到家乡,我想我应该将浙艺所学知识与松阳乡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作者系文化管理系2020级定向1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