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曙光路到滨文路 ——毕业32年纪念
我是陈晓红,是浙江艺术学校1985级越剧班的学生,毕业至今已经有32年了。回望成长的岁月,我们在80年代这个开放、包容,学校追求专业化教学的时代来到了母校。在母校,我们得到了多元的艺术启蒙,得到了艺术的滋养,受益终身。感恩母校的培育,感恩老师的付出,在这里我要真诚地、由衷地、热烈地向母校表白:我爱艺校!不读艺校就没有我的今天。
自1989年毕业后,1992年我曾回校参加暑期的专业培训,2000年、2012年、2013年也曾回校兼任剧目课。2015年我调入浙江音乐学院任教后,也有两次回母校兼课的经历。从曙光路的“浙江艺术学校”到滨文路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我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母校的怀抱,母校也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
回想那懵懂青葱的岁月,从曙光路14号走出去的毕业生,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难以忘怀的:教学楼、食堂、行政楼、宿舍楼、排练厅、小平房,还有琴房、教工宿舍,小剧场……还有老师们的形象,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小楼斑驳、陈旧,但琴声、笛声、的笃声、咿呀声,声声入耳,此起彼伏,在楼群中萦绕飘荡,与晨曦和晚霞交织成一幅美丽画卷,交响出一曲人间天籁……这一切是那么亲切,又那么令人难忘,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
回忆学生时代的学习,现在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来关照,当年的艺校在越剧表演教学上是具有兼收并蓄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的。
第一是多元开放的教学思路。我们的课程设置里,除了主干课剧目、唱腔、身段、基本功、把子以外,还有表演课、锣鼓经、语音课、舞蹈课等,也开设一些兴趣班,还有演员进修班和导演进修班穿插其间,给我们以旁听、学习甚至参与的机会;还有一些外事活动,以及观摩浙昆、浙越、小百花、戏剧节的演出。于是我们的视野就开阔了。校园文化也很丰富,每周末的晚上都有舞会,这几乎是学校全体师生的盛会,济济一堂、其乐融融、青春洋溢、尽情挥洒,我们就在那时学会了很多种舞步。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省市文化团体组织的比赛,我记得那时还获得了校园流行歌曲比赛一等奖,杭州市青年歌曲大赛一等奖。太受鼓舞了!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丰富了我在越剧中的演唱。
第二是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这是我在成长中最幸运的事。我们的老师,是浙江艺术学校建校的第一批学生,昆剧“传字辈”姚传芗、周传英、沈传淞,越剧前辈“三花一娟”的姚水娟、赵瑞花以及尹桂芳、张琴娟等,都是他们的启蒙老师,还有几位是昆剧演员出身,在我们的老师身上有着昆曲的源和越剧的根。时年,越剧科的老师们整体处于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状态最好的阶段,有创意,有耐心,有体力,所以,我们得益于老师的教诲特别多。
比如负责我们旦角基训课的周群妹老师,她在教学上就有创意。她结合舞蹈的训练要求和方法,踢腿和组合都用音乐来配合,翻身的训练也借鉴舞蹈的方法,比较科学、规范,我现在教学时也借鉴周老师的方法。俞珍珠老师的身段课,吸收了舞蹈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方法,运用气息的提沉帮助身体韵律,给我们以身段审美的启蒙,我现在也用神韵训练学生;又比如吴桐桦老师的表演课,在无实物训练、音乐小品、片段等排练中,给我们以表演的启蒙;还有马佩玲老师集戏曲程式与芭蕾相结合的身段,给我们以创新型的身段审美意识和实践。张兰珠老师的唱腔课,不局限于越剧声腔,让我们接触京剧、美声唱法的发声,给我们以科学发声的启发。其他行当的老师也都有创新性、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成果,这里不一一赘述。
第三是教学的专业配套建制。首先是招生。表演、乐队、舞美三个班同时招生,专业互相支撑,一起成长。然后配以教工乐队、教工舞美队的配套建制,一边教学生,一边配合表演班的专业考核和演出。每当期末临近,教工乐队的老师们就三三两两地到我们各自的剧组看戏,先小乐队排练,进而大乐队集体坐唱,而后小剧场彩排考试。一个剧目4到5组,一个也不落,每一组都彩排。一个折子戏少则20分钟,多则40分到50分钟,老师们都不厌其烦地一组组排练,一组组化妆,一组组穿服装,一组组彩排,工作量非常大。在校期间,我们班排演了两台大戏,组织了两次大型的巡演,教工舞美队、教工乐队,带着舞美班、音乐班一起实践。出发前每个人发一件军大衣,一个铺盖袋,像剧团演出一样,坐上大巴,热热闹闹地出发了。记得那时,三门、松门、坎门、楚门、天台……好像台州地区都跑遍了。巡演给了我们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打下了非常好的实践基础,进剧团后都能上舞台,有的在实习阶段就主演了角色。回顾30多年前的人才培养,从培养方案到招生到教学,最后实践到毕业,是一个专业的、多元的、科学的,符合戏曲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顶层设置。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校园,同学之间有情义。我们进校的第一次秋游是到建德新安江。那时刚进校不久,各班都还不太认识,舞美队的同学很热情,很愉快地帮我们拍照片,现在我还留着那时在新安江堤坝上拍的照片,满脸的胶原蛋白,很可爱。还有,在植物园与音乐班新生一起过中秋,还在植物园演节目,记得是钱戎表演了一个小品,给音乐班的同学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还有在诸暨五泄的春游,我穿着一件红色运动衫,头发刚刚剪了童发,是我的同学孙晓阳帮我剪的,她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我也很乐意做她的试验品。我们还在曲院风荷与舞美班一起搞活动,氛围特别好,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结下很深的同学情义,就像一家人。毕业30多年,三个班同学聚在一起,依然那样亲切,眼神依然热情而清澈——归来仍是少年。
师生之间的情义同样深厚。当年的艺校,有点家的味道,从校领导到老师,在校园里遇见,都能叫出学生的名字并嘘寒问暖。印象中,於爱如校长严肃,不苟言笑,像一个严厉的家长;包达明书记乐观豁达;邓文辛副校长儒雅亲和;田成效老师长者风范;王爱勤老师气质优雅;屠笑飞老师戴着高度近视眼镜,一说起戏来就眉飞色舞,生动有趣;管继华老师谆谆以谈;很喜欢上吴桐桦老师的表演课,总是在最细微处给人以鼓励;俞剑咏老师的古文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带着情境,带着诗意,画面像电影大片,意味隽永;陈维茗老师的青花布衣是学校里的一道风景线,素雅之美;徐哲林老师字正腔圆的台词是我们的范本;成德甫老师笑盈盈的好脾气;张凯红老师老旦声腔浑厚有力;王媛老师爽朗的笑声最具感染力;尤琴芬老师在节日给我们包的饺子、煮的豌豆饭香味依旧;董辛亚老师绕口令的速度让我们望尘莫及;张兰珠老师谦谦的温婉的笑;俞珍珠老师的创意和身段美;李杏花老师的质朴、周瑛老师地道的张派声腔、魏克玉老师的“眼睛美、鼻子美,嘴巴美,美啊美不胜收”的“美的”启发;华世鸿老师取之不竭的一套套身段组合;周冠均老师带着哲思的眼神;陈天贶老师飘逸的长裙和洋溢在脸上的云淡风轻的笑容;刘泽珍老师的的“莺声唱法”;朱振林老师的日本武士气质;黄琦老师的朝气;谢青老师的少年老成;袁开祥老师的稚气未脱;葛剑飞老师的儒生气质;马佩玲老师戏曲与舞蹈相结合的新审美;周群妹老师的基训课;梅跃进老师的排球训练;刘馨老师默默的指导,还有管生活的袁大妈……一长串熟悉的名字,总能在记忆深处跳出,温暖着渐渐成长的我们。曙光路14号,是我们少年梦想的摇篮,是母校的温情,是内心的骄傲,是我们远航后心灵港湾的一份难以割舍的牵绊。
忆往昔,恰同学少年,我们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人生能有多少个30年?青春的风华已悄悄离去,岁月的年轮已爬上眉梢,我们从少年到中老年,为人父为人母,有的已经有了第三代。我们的脸庞不再红润、我们的眼角鱼尾纹深,我们的嗓音不再清丽、我们的体态不再矫健、我们的两鬓有了白发,我们的眼睛也已老化,但是,我们不曾遗憾不曾后悔,且脚步坚定。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成长在改革开放稳定期,投身在市场经济最前沿,跟上了互联网时代的新步伐、投身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体制在变、观念在变,但我们没有变,我们心中有理想、心中有艺术,我们沉浮于时代的浪潮,毅然前行,而力量的源头来自于您——母校老师的培养。是您,用高瞻远瞩的视野,为我们描绘出成长的道路;是您,用深情的教诲,规范了我们做人的言行;是您,用艺术的力量,给我们插上了奋飞的翅膀!
师恩重如山,师恩永难忘。感恩老师、感恩母校、感恩时代!
请接受我们诚挚的谢意,愿这份谢意化作一束永不凋谢的花朵,给老师,给母校带来永不消散的芬芳。
祝福老师身心愉悦,身体健康!
祝福学弟学妹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祝福母校桃李芬芳,艺传天下!
(作者系浙江音乐学院教师,国家一级演员,我校1985级越剧班校友)